雲林縣.口湖鄉.成龍國小
魔法防災大冒險
濕地學堂啟程:科學與在地環境的對話
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國小,這所被譽為「濕地學堂」的特色小學,攜手財團法人金沙文教基金會,共同辦理「啟發SDGs的魔術之旅」科學展演活動。這不僅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普及科學教育的機會,更是將科學知識與成龍村獨特的在地環境深度結合的創新嘗試。成龍村曾因長期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,加上颱風引發海水倒灌,廣大農田被淹沒轉變為濕地。村民被迫學習「與水共生」的歷史,使得成龍國小的環境教育更具現實意義。

長幼共同進步:跨世代學習當地人文環境
成龍國小以「濕地學堂」著稱,其獨特之處在於與在地濕地生態的深刻連結與不懈耕耘。透過「三代班計畫」,學校將環境教育延伸至跨世代學習,讓長者與年輕學子共同參與社區活動,傳承珍貴的文化傳統與地方特色。這些根植於鄉土的課程, 對於成龍國小的學童而言,不再只是書本知識,而是與他們每天所見、所生活的家園息息相關的實踐,培養他們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與能力。

主動探索世界:創新教學落實生態教育
學校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逾十年,積極推動多項環境教育計畫。例如:創辦「成龍濕地偵探社」社團,引導學童從小親身探索濕地生態,紀錄鳥類與水生物種,從被動觀賞轉為主動探索。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,與成龍國小「以學生為中心、落實適性教育」的辦學理念高度契合,旨在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生活情境。培養成龍國小的學童對家鄉土地的深厚情感,進而將所學應用於對家鄉環境的理解與關懷。

環境教育典範:培育具在地情懷的濕地公民
成龍國小因其與濕地生態的緊密連結,被視為台灣環境教育的典範場域之一,更被讚譽為「海口森林小學」。透過這場活動,學校期望持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氣候變遷對家園的影響,並培養他們成為具備科學素養、關懷在地、放眼全球的「濕地公民」。這將有助於學生們從自身經驗出發,積極應對現實挑戰,並主動參與社區與環境的改善,共同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理想而努力,讓這塊「與水共生」的土地薪火相傳。

課程以有趣方式進行,易引起學生學習動機,相信科學知識以深入於學生腦海之中。
石導師:
課程內容設計活潑有趣 互動性強。
張老師